納米材料(銀、鐵)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
發布時間:2019-06-28 17:59瀏覽次數:
據《人民日報》報道,納米技術已經在中國的醫學領域得到了成功的應用。南京某集團利用納米銀技術,研制并生產了一種醫用敷料——長效廣譜抗菌棉。這種抗菌棉的生產原理是將銀通過納米技術制成20納米超細顆粒,然后附著在棉織物上。銀有預防潰瘍和加速傷口愈合的作用。納米技術處理后,銀的表面急劇增加,表面結構發生變化,殺菌能力提高約200倍。對臨床常見的外科感染有較好的抑制作用。
納米粒子和納米顆粒作為藥物傳遞系統,其制備材料的基本性能是無毒、穩定、良好的生物性能和不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。納米系統主要用于毒性高、生物半衰期短、易被酶降解的藥物的給藥。
納米生物學是在納米尺度上研究生物過程,根據生物學原理發展分子應用工程。在納米鐵粉表面涂覆一層厚度為5-20納米的聚合物后,可以固定化大量的蛋白質,尤其是酶,控制生物化學反應。這在生物化學技術和酶工程中是非常有用的。將納米技術與生物學相結合,研究分子生物器件,利用納米傳感器,我們可以獲得細胞內的生物信息,從而了解身體的狀態,加深人們對生理和病理的理解。
在21世紀,對藥物的需求正在增加。控制藥物釋放、減少副作用、提高藥物療效和開發靶向藥物治療已被提上研究日程。納米粒子將使藥物在人體內的傳遞更加方便。封裝在納米鐵粉層中的智能藥物進入人體,可以主動搜索和攻擊癌細胞或修復受損組織。使用納米技術的新型診斷儀器可以通過檢測少量的血液蛋白和DNA來診斷各種疾病。利用納米磁性材料納米鐵粉作為藥物載體,制備了靶向藥物。它被稱為“定向導彈”。該技術將藥物攜帶在磁性納米鐵顆粒包裹的蛋白表面,注入人體血管,通過磁場導航將藥物運送到病變部位,然后釋放藥物。納米鐵粉體積小,能在血管中自由流動,可用于檢查和治療身體各個部位的疾病。納米粒子在臨床醫學和放射治療中的應用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。